大同古城半年焕新点睛,宣化古城三年批复悬而未决,冰火两重天下的古城命运

大同 更新于:2025-09-12 05:05
  • 张洪熹
    大同古城半年内把城墙点亮、雪糕卖爆、民宿爆满;宣化古城三年还在等批复,银行撤资、商户关门。

    差距不在资源,而在决策节奏。

    大同用“拍板即开工”压缩时间成本,资本嗅到确定性,银行敢跟,商户敢投;宣化把流程拉成马拉松,利息、折旧、机会成本层层叠加,钱和人自然散去。

    游客用脚投票:前者灯光+管家+文创,闭环体验;后者信号差、店关门,口碑归零。

    修复费用年年涨,需求日日变,拖一天等于多烧一天钱,少赚一天钱。

    政策不是没给窗口,窗口被流程卡住。

    数字化导览、小民宿试点方向对,但体量太小,声量撑不起流量,流量换不到投资。

    古城复兴拼的是抢时间、砸钱、创新三件事,缺一不可。

    如果宣化现在砍掉冗余环节,用财政资金做领投,三天内给市场一个“开工”信号,资本和游客会不会回头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